九型人格中驅動行為的三大本能

我們都知道成長背景會影響著一個人未來的行為處事,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嗎?
追根究底,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;
為了讓生命得以延續,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在生命中每個分分秒秒不斷學習, 這些經驗不斷的修正與累積,最後成為了我們的本能, 一個自認為重要,而且能趨吉避凶的本能。

九型人格理論也包含了「本能」這個重要的元素;
每個人格都由主型,加上不同的側翼與本能組合而成。
理論中將基本本能,分別為「自保本能」、「社會本能」及「性本能」。
這三種本能是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, 但這三種本能對人的影響力並不相等,
因著每個人不同的童年成長經驗的影響, 導致某個本能領域受到擴大、威脅或扭曲,
這影響將足以左右人格的發展, 讓我們發展成習慣使用某種本能反應,
養成各人專有的行為模式;
這對個人影響力最強的本能,就會在我們的行為中發揮主導的作用。
形成人格重要的一環。

以下讓我們分別來談談這三項本能 ~

§自保型

保護自己的完整及安全,是生命最初的本能。
自保型的人行為動機就是維持身體健康、安全與舒適,
擁有穩定的工作、穩定的收入、穩定的關係,這些穩定建構了生命安全的堡壘,
能確保自己免於外界的威脅與傷害。
若能與人格類型能互相配合,那麼自保型的人會非常的理性務實;
因為這樣就能確保規則生活,生存不受影響。
若人格類型後退(惡化),自保型的本能也會受到影響,理性務實會受到扭曲;
或許會過分關注健康及安全問題,又或者是健康及安全問題失序;
例如,過度注意飲食安全,或是暴飲暴食;過度購買或者過度清理物品等。

§社會型

所有的群居生物,都有融入團體的需求,當然這也包括人類。
調整自己的狀態去適應他人,好讓自己在團體中被他人所接受,並從與他人相處中獲得安全感,這就是社會本能主導行為的人;
他們最在乎的莫過於自己是否能被他人接受或喜愛,希望在團體中找到一席之地。
社會型的人喜歡與他人互動,對團體間的關係結構及公共話題也相當敏銳;
若處於不健康狀態(人格類型後退、惡化),則可能出現極端反社會、憎恨社會的狀況,
呈現低社交能力,無法正常與人相處。

§性本能型

性本能類型的人親密關係的連結,並且深受強烈感受的吸引,這個吸引並不單只在性方面;
如高空彈跳這種刺激的活動,或者刺激緊張的電影,或者扣人心弦的故事,甚至深度對話,
這些都能讓性本能主導的人在其中尋得強烈的接觸感;他們喜歡那種被深深吸引的感覺。
這個吸引他們的人事物,並不一定對他有益;性本能主導的人並不會追尋自己所需求的,
吸引他們的通常是讓他們覺得,這個人事物讓自己變得完整;
只要這個感覺出現,他們便會深陷其中,無法自拔。
若處於不健康狀態(人格類型後退、惡化),則可能出現過度放縱或著親密關係恐懼。

§總括來說

驅動行為的三大本能,原始考量的點都是為了生存,所以並沒有哪個比較好或是比較重要;
每個人因為成長的經驗不同,主導的本能會有所不同,這沒有好壞之分。
但,這些本能過度反應時,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過度反應,都會使人走向不健康狀態。

驅動行為的本能,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會特別關注的面向,當然也反映出我們的價值觀。 所以,不同驅動本能的人密切的相處下,就很容易發生衝突;
例如,性本能型重視的是與特定人事的情感互動,為了這個吸引可以不計代價;
而這在自保型的眼裡,無疑是飛蛾撲火的自殺行為; 這樣南轅北轍的價值觀,合作過程會有許多紛爭,也是不難想像。
但,這並不是說不同驅動本能的人就無法合作,
當我們透過正確的認知及不斷的自我覺察,進而理解行為被驅動的原因,
看清楚並理解這個自認為重要,而且能趨吉避凶的本能,
將本能反應從潛意識提至意識狀態,如此就能避免大部分的衝突;
至於剩餘的少部分的直覺反應,就有賴彼此的包容與諒解了。

有一則關於 九型人格中驅動行為的三大本能 的留言

發表留言

使用 WordPress.com 設計專業網站
立即開始使用